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12.html

文字:麦冬

责任编辑:景天

刘礼进,武宁九宫山南麓人,临床四十余年,四诊合参,脉诊独强,善于治疗肿瘤、妇科及老年科疾患。尤其对肿瘤的治疗颇有心得。明代医家李中梓提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由于人体脾脏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造成水液在体内异常积聚,这种积聚的水液,中医称之为痰饮。中医的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通过咳嗽可以排除体外,并能够被我们通过眼睛所看到的痰;无形之痰是一种是滞于脏腑经络,或随气而行,循经络滞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就不像肺部排除体外的痰那样可以被我们直观的认识到。痰的特性秽浊、黏滞、稠厚。一般肥胖者多见。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无形之痰,在临床中我们如何判断无形之痰是否存在于人体呢?1、肥胖。中医说的“胖人多痰湿”,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存在,因脂肪具有“痰”的秽浊、黏滞、稠厚等特性;2、肿块。凡是肿块的颜色不红,突出于正常表面,呈结节状,按之软或韧,内含水液或黏液或黏栋样物质的,称之为团块。如脂肪瘤、囊肿、结节、肿瘤等各类结块;3、滑脉。滑脉是体内有痰浊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痰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在临床上很少有单纯的滑脉出现,常与滞脉或者郁脉相兼。脾脏对水湿的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水湿中的秽浊物质就会在人体的任何一个地方凝结成团块,如囊肿、淋巴结肿大等,也会进入脉络,随着气血运行而到达全身各处,如肿瘤、脂肪瘤等。秽浊的痰液具有黏滞的特性,会导致气血在经络的运行受阻,引起各种疾病。比如痰在头部,影响脑供血不足,则会出现头晕头痛、健忘甚至昏迷、言语不利等,中风的发生与痰密切相关,有些脑部肿瘤与痰亦有联系。

例1:

年10月有一位确诊大脑中动脉瘤的患者,初诊时头痛欲裂,全身发抖不止,无法正常行走,不能自行进餐,大小便不能自理,形体消瘦,面色晦暗无神,言语无力不清,舌淡苔白腻脉涩滞。四诊合参,考虑属于痰瘀互结,给予消痰散结、活血化瘀,方以温胆汤实化(姜半夏、茯苓、甘草、枳壳、淡竹茹、陈皮、白芥子、炒白术、川芎、莪术、三棱、炒僵蚕、制南星、穿破石、蜈蚣),同时使用杨桃根+青龙枝煎水煮蛋。患者服药半年能够生活自理。

例2:

年10月湖北咸宁的一位女性患者,患有三叉神经痛1年余,医院治疗无效,患者疼痛程度如刀割,洗脸、刷牙、说话、吃饭等都可以诱发疼痛,痛苦面容,面容晦暗,脉弦滑,舌红苔边条。属虚火在上、痰滞阻络,给予滋阴降火、祛痰通络。方如下:熟地黄90g、巴戟天30g、肉桂2g、天冬20g、麦冬30g、茯苓9g、五味子5g、胆南星15g、竹茹15g、路路通15g、黄柏5g。日一剂水煎服。并用全蝎、蜈蚣、川芎、山慈菇共研粉冲服。口服9剂后症状明显缓解,复诊一次痊愈至今未复发。以上两个病例均是从痰着手,疗效还是比较理想的。痰可以存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不同部位临床症状不一,痰在四肢,则会导致四肢麻木、手足逆冷;痰在血脉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出现心悸、心慌、心律失常、胸闷胸痛等,常见的冠心病很多情况吓也是和痰密切相关;痰饮留胃,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反复不愈;痰饮停留于骨关节,会导致关节肿胀,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许多疾病跟痰脱不了关系。元代医家朱丹溪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因为无处不到的特征,中医把很多疑难杂症都归咎于痰。所以我们在临床中遇到久治不愈的疾病,在准确的理法方药中,就需要意识到痰,根据痰的性质加入祛痰或者化痰方药,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cl/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