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06/5214882.html
一、扶正培本法中医理论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祖国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生长过程是一个机体内邪、正斗争消长的过程。肿瘤的形成是正气先虚,然后客邪留滞,引起一系列病变的结果,这被总结为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临床和实验研究巳初步表明,补虚扶正能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扶持正气,固本培元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之一。扶正培本法适合于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可用于肿瘤的不同阶段,是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法则,并不是单纯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而是应该把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平衡稳定,以及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方法都包含在内。中医“补之、调之、和之、益之”等法都属于扶正范畴。临床用药常以健脾补肾法为基础,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加减,常用生黄芪、党参、茯苓、白术、枸杞子、女贞子、鸡血藤、菟丝子、山萸肉、焦三仙、鸡内金、砂仁等调节和保护患者的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调整和稳定了患者的内环境,从而起到好的治疗作用。二、清热解毒法热毒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恶性肿瘤患者常有邪热淤毒蕴结体内,临床上表现为邪热壅盛,应以清热解毒药治疗。炎症和感染往往是促使肿瘤发展和病情恶化的因素之一,清热解毒药能够控制和消除肿瘤周围的炎症和感染,减轻症状,在恶性肿瘤的一定阶段有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临床上根据病情,辨证地应用清热解毒药,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临床上常用白英、龙葵、蛇莓、藤梨根、草河车、蛇舌草、肿节风、半枝莲、半边莲、夏枯草、八月札等清热解毒,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疗效。三、软坚散结法坚者硬而牢固。肿瘤形成后,聚结成块,坚硬如石,如石瘿、石疽、石瘕等。《内经》中早已指出“坚者消之……结者散之”,所以对肿瘤的治疗多用软坚散结法,凡能使肿块软化、消散的药物称软坚散结药。临床常用如急性子、木鳖子、威灵仙、海藻、浙贝母、鳖甲、龟板、牡蛎、僵蚕等。四、活血化瘀法瘀血是肿瘤病理病因之一,历代医家也多指出,癥积、石瘕、痞癖、噎膈以及腹部结块等与瘀血有关。在病因上,许多病因可以导致瘀血,气滞可以形成血瘀;气虚也可以引起血瘀;外邪入侵,伤脉伤络,血溢脉外,停留经脉、脏腑组织之间形成瘀血,瘀血凝聚形成肿块。对瘀血的治疗主要应用活血化瘀的方药,通过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破瘀散结,去瘀生新等治疗,能达到止痛祛瘀、消除肿块、恢复正常气血运行的作用。活血化瘀法不但能消瘤散结治疗肿块,而且对由瘀血引起的发热,瘀血阻络引起的出血;血瘀经络所致的疼痛等证,分别结合清热活血、活血止血、化瘀止痛等治疗,能收到一定疗效。临床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益母草、莪术、鸡血藤等。五、化痰祛湿法中医学认为肿瘤成因,实证方面除了气滞和血瘀两大重要因素外,还有痰凝和湿聚,痰湿既为病理产物,又为继发性致病因素。湿邪作为病邪与病因及疾病过程中的病例表现,在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常用威灵仙、徐长卿、木瓜、菝葜、桑枝、络石藤等祛风除湿治疗;如出现黄疸则常用郁金、茵陈、酒军等利湿退黄治疗;如出现短赤淋疼则用车前草、茜草、玉米须、薏苡仁等利湿通淋治疗;如出现痰核结聚,如甲状腺结节等,黄药子、山慈菇等化痰散结。六、以毒攻毒癌瘤之成,不论是由于气滞血瘀,或痰凝湿聚,或热毒内蕴,或正气亏虚,久之均能淤积邪毒。邪毒与正气相博,表现为肿瘤患者的各种证侯,但是,尽管病情变化错综复杂,邪毒结于病体却是本病的根本之一。但这些“毒物”对正常细胞亦有一定伤害,而且许多以毒攻毒的药物特点是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必须慎重掌握,不宜一味“攻伐”,严防损害肝、肾功能,特别是癌症晚期最忌“以毒攻毒”。金一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jg/1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