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偏方

通癃方

王不留行、淫羊藿、怀牛膝各15g,黄芪60g,炮穿山甲(代)、大黄各10g。

加减:如伴阳虚者,加熟附子、肉桂以助阳化气;湿热盛者,加知母、黄柏、车前子、木通、白花蛇舌草以清利湿热;瘀血重者,加蜈蚣、琥珀末、桃仁以活血化瘀通窍;痰结者,加猫爪草、山慈姑以消痰散结。

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

每天1剂,水煎服。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伴有小腹胀坠不适感。

此方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的疗效。

谢某,男,71岁。1年前出现尿频,夜尿增多,此后渐感排尿不畅,尿后余沥。近周来症状加重,滴沥不尽,伴见头晕,畏冷,腰膝酸软,面色淡白,肢凉,夜间口干,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润,脉沉细尺弦。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肿大,质较硬,中央沟消失,表面光滑有压痛。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断:癃闭。证属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治以益气温阳,清热祛瘀通络。用通癃方加菟丝子15g,肉桂(焗)3g,熟附子10g,蜈蚣2条。服3剂。服药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减轻,续服7剂,症状基本消失,尿线已变粗。依上方加减连服21剂,排尿已畅通,精神转佳。

罗振华.梁乃津教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经验[J].新中医,,28(12):10.

按:前列腺增生症,属中医学癃闭、淋病范畴。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病机多与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加之劳累、寒凉、情绪、饮食失当等因素而诱发。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一责之于虚,二责之于塞。本病的特点是虚实夹杂,补虚则碍邪,瘀阻湿热更甚;攻邪则脾肾正气更虚,欲通窍道而反更闭塞。因此治疗上应攻补兼施,虚实并治。通癃方以王不留行、炮穿山甲(代)、淫羊藿等补肾活血通窍为君药;黄芪入肺、脾二经,《本草逢源》谓其尚能“补肾中之气不足”,三脏兼顾,可益气助活血通窍颇切合本病病机,而且重用则立专效宏,直达下焦动真气运行,协同诸药治疗为臣药;由于气虚导致痰瘀阻结下焦,蕴积日久,必内生湿热,湿热不除,瘀结难解,窍道难通因此,治疗本病应佐以清热除湿之品,大黄性味苦寒,苦胜湿而寒胜热,能荡涤下焦蕴结之湿热,且具有活血通络散瘀之功,场适宜用于本病治疗;怀牛膝导诸药下行,直达病所为使。诸药合用,共络,益气通癃之功效,临证可根据病情辨证加钱应用。

消癃通闭汤

黄芪30g,山药、当归、炮穿山甲(代)丹参、泽泻、牛膝、车前子、路路通、王不留行、山茱萸各10go

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排尿不畅,或滴沥不爽,伴见小腹坠胀、腰膝酸软。

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药液mL,分早、晚服。8周为1个疗程。

此方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

某男,72岁。排尿不畅、夜尿增多10余年呈进行性加重。诊见:排尿无力,滴沥不爽,夜尿7~8次;伴小腹坠胀,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细缓。予消癃通闭汤口服,每天1剂。服药8剂,症状明显好转,夜尿减为2次

金正贤、消癃通闭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3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19(7):

按:前列腺增生症属中医学癃闭范畴。肾气亏虚是其发病基础,出现排尿困难的直接原因是膀胱气化失司,治疗在益肾补气的同时辅以清瘀散结法。消癃通闭汤中重用黄芪益气扶正,使脑气旺盛,气化功能正常,水湿清浊各走其道;山药、山茱萸助黄芪温补肾阳;当归、王不留行、丹参、路路通活血化瘀,通利血脉;炮穿山甲(代)、膝活血通经,行消肿;车前子、泽泻清热通淋,引热下行并导诸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肾、活血散结、清通窍开闭之功,使膀胱气化功能正常,小便通利,故膀胱瘀阻、排尿障碍的程度有明显减轻。

学习女科偏方

每天免费订阅中医老偏方精彩内容!

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蓝字即可!

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仅供专业中一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百年汤方,偏方素材来源网络,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倪氏之方推荐发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版权原作者联系我们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jg/1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