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等多种因素,发病率目前仍有上升趋势,总体预后偏差,需要临床积极治疗。中医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广泛用于各期肺癌患者,有确切疗效。中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应从四个方面着手,选择相关用药。

首先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通过分析患者症状、舌苔、脉象等,准确地进行辨证,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用药。其次为辨病论治,即结合现代医学,明确肿瘤分期、西医治疗以及理化检查等,选择相关中医药治疗。再者为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准确揭示药物作用的主要成分,能有效地弥补辨病和辨证的不足。最后为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临床报道特别是名家的临床经验报道,均有一定临床病例数的支持,疗效确切,适当参考有利于拓展个人的临床施治思维,更有效地治疗本病。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是中医诊治肺癌的关键。

1辨证论治

辨证是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基础,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综合各种证候表现来研究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分析病情的轻重、邪正关系、转归预后等;论治即为通过辨证所得证型,施以有针对性的方药。辨证论治强调治疗的个体化和阶段化,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这与目前现代医学所主张的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不谋而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必然与正气不足相关,恶性肿瘤作为一类慢性消耗性疾病更是如此,正如《医宗必读》记载:“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五脏之中“,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温热论》亦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疾病的发生与正气亏虚和邪毒入侵两方面相关。正气亏虚为基础,再因大气污染、长期吸烟、油烟熏扰等外邪入侵,复受七情内伤,郁结胸中,肺气受损,宣降失司,气滞痰凝,郁结体内,瘀阻经脉,变成癌毒,久而成瘤,故正虚邪毒内蕴是肺癌的基础病机。邪毒结聚,日久不散,影响气血运行,加重内生痰瘀癌毒,同时耗气伤阴,痰瘀癌毒病理过程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辨证治疗当遵扶正祛邪治则,扶正以补气养阴为主,祛邪应分痰、瘀、毒诸邪辨而治之,分清寒热、虚实。

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常见肺癌虚证有气阴两虚、肺脾气虚、阴阳两虚;实证有痰湿阻肺、痰热蕴肺、气滞血瘀。临床上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或数种证型兼杂。近年来随着生活饮食条件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好转,初发患者以实证表现居多,虚证不显。治法分扶正祛邪两类,扶正常用益气养阴、健脾补肺、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补法,祛邪常用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法。分清虚实之主次,辨别邪正盛衰,立足于扶正祛邪并施,力争以扶正来祛邪,以祛邪来扶正,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不能盲目重用有毒的峻猛攻逐药物,企图尽快消除肿瘤,这样势必耗气伤阴,甚至苦寒败胃,损伤正气,造成后续治疗困难。也不能一味使用扶正补益药,而不用攻邪药物去控制和减缓肿瘤发展,使肿瘤得以加速生长。只有辨证精确,用药适当,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辨病论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发展。辨病论治即是在此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对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在不违背中医辨证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肿瘤分期、西医治疗、合并疾病等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医证型的影响,采取相应方药治疗,强调治疗的系统性、连续性、普遍性。如肺癌术后患者常见全身乏力,纳食减少,心悸头晕,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状,辨证多属气血亏虚,治以补气养血,药选黄芪、党参、白术、阿胶、当归、熟地等。放疗患者常咳嗽少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多属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热,药选南沙参、麦冬、百合、白薇、青蒿、生地等。化疗患者常见恶心呕吐,纳食减少,全身乏力,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细滑等症状,辨证常为脾胃不和,治以健脾和胃,常选黄芪、党参、白术、姜半夏、竹茹、茯苓等。晚期患者胸腔、心包积液,是为痰饮内聚,治疗应祛痰化饮,泄肺利水,常用药有葶苈子、桑白皮、大腹皮、茯苓、黄芪、泽泻等。晚期骨转移患者,常有骨痛难忍,痛处固定,夜间加重等症状,辨证多为瘀血积滞,治以活血止痛,常用全蝎、地龙、三七、骨碎补、自然铜、赤芍等。

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有助于整体掌握患者病情,明确患者所患肺癌的种类、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西医治疗等有效信息,使整体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宏观治疗和微观治疗相统一,有利于选择有效的抗肿瘤措施,制定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3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能更加微观地揭示中药作用的有效成分和机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也是当代中医所胜之处。目前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报道较多,在不违背中医辨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这也是中西医药各取所长进行辨病论治的重要方面。例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气类药物如四君子汤具有拮抗化疗药物所致的免疫功能损伤,改善全身免疫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突变和抗肿瘤作用。养阴生津类药物如南沙参、麦冬、百合等均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或诱导免疫器官产生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力的免疫细胞而有一定程度的抗肿瘤作用。文献报告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可抑制肺腺癌A细胞增殖,呈“时-效”和“量-效”关系,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期,上调Bax和下调Bcl-2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有学者测得猫爪草总皂苷对肺癌A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可促进A细胞的早期凋亡,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进一步研究发现,猫爪草总皂苷能较好地抑制A裸鼠移植瘤生长,可能是下调瘤组织EGFR和MMP-9的表达。临症可适当根据药理作用来选择用药,有利于提高疗效,而这些药物必须是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使用。

4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

随着医学信息化的普遍发展,针对肺癌的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介绍逐渐增多也越来越新,适当借鉴和运用有利于拓展个人的临床诊疗思维,也是目前所提倡的循证医学所必需的。相关报告均具有一定病例数,临床疗效确切,组方用药合理,或是名家集毕生经验总结,值得学习运用,然而临床运用时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照用否则疗效大相径庭。游捷随机对照,对照组41例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61例加用肺积方(生黄芪30g,生白术、北沙参各15g,石上柏30g,蚤休24g,山慈菇30g,山萸肉12g,仙灵脾15g),1剂/d,水煎mL,早晚分服;连续化疗两疗程,口服中药自第一化疗周期第3天至第二周期28天,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不振、腹泻、咳嗽等症状的发生率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方志红等随机对照,对照组45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组45例加用扶正祛邪方(生黄芪18g,陈皮、白茯苓各9g,麦冬18g,炒白术9g,半枝莲、石见穿各18g,白英、夏枯草、海藻各9g),连续化疗两周期为1疗程,中药自开始化疗服用至第21天,有效率治疗组31.1%高于对照组28.9%(P>0.05);体力状况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比例及III-IV度下降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CD3和CD4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

章永红认为气阴亏虚是肺癌的基本病机,益肺气、养肺阴应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始末,治疗应从肝、脾、肾整体论治,或健脾、或养肝、或补肾,同时配合化痰毒、化瘀毒等祛邪之法。孙桂芝认为肺癌主要是肺气膹郁,失其清肃之职,进而化火、化燥、生痰、生毒而致癌变,后期火毒伤阴,可致肺肾阴虚。根据疾病的发展可分为燥热津伤、痰热蕴结、肺肾阴虚3型,分别采用清燥救肺汤、千金苇茎汤86、百合固金汤治疗,强调3型之间分界并不是很明显,常常相互兼夹,所以临床可数方合用。

综上,肺癌治疗需在辨证的基础下,灵活运用辨病论治、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参考文献报道等方法,使疗效得到提高。笔者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肺癌的基础方药,即党参、黄芪各15g,白术10g,茯苓、南沙参、麦冬各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仙灵脾、法半夏各10g,陈皮6g,枳壳、海藻、山慈菇、莪术、丹参各10g,白花蛇舌草15g,猫爪草20g,石见穿、炒麦芽各15g。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南沙参、麦冬、山萸肉、枸杞子滋阴养血,补肾润肺;仙灵脾阳中求阴,以助生津;法半夏、陈皮、枳壳、海藻、山慈菇行气化痰,软坚散结;莪术、丹参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白花蛇舌草、石见穿、猫爪草清热解毒,抗癌消肿;炒麦芽健脾和胃,保护胃气。诸药共奏益气养阴,祛痰化瘀,抗癌解毒之功。

5典型病例

某女,67岁。-06-07初诊。因咳嗽气喘而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中肺近肺门部占位,经支气管镜病理检查确诊为肺腺癌,因素有哮喘肺功能差未能行手术和放化疗而求治于中医。症见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粘稠,气喘,纳差乏力,口干,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滑,查癌胚抗原(CEA)15ng/mL,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9.8ng/mL。中医辨证:气阴亏虚,瘀痰互结。

治以益气养阴,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太子参15g,生薏仁30g,枸杞子10g,云苓15g,白术、山萸肉各10g,南沙参15g,莪术、丹参、炮山甲先煎各10g,全蝎5g,蜂房10g,鱼腥草15g,大贝母、法半夏、山慈菇、海藻各10g,白花蛇舌草15g,猫爪草20g,漏芦15g,陈皮6g,鸡内金10g,炒麦芽15g。水煎mL,早晚温服,1剂/d。-06-21复诊。咳嗽,气喘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精神好转,效不更方,继用原方治疗。此后一直在此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病情稳定,至今已十年有余。年4月复查CEA4.9ng/mL,NSE11.9ng/mL,CY-3.7ng/mL。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较前缩小,疗效评定为部分缓解。

按本患为老年女性,不能耐受西医抗肿瘤治疗,四诊合参属于气阴亏虚,瘀痰互结,病位在肺、脾、肾,病理因素主要为血瘀、痰阻,亦与气滞、癌毒等密切相关。治疗既需要根据辨证用药选用益气健脾、养阴补肾、燥湿化痰、活血化瘀之类,亦需根据辨病选择用药如炮山甲、蜂房、全蝎破血化瘀、以毒攻毒,山慈菇、海藻、大贝母化痰软坚、消肿散结,以加强抗癌之力,破血化瘀和化痰软坚药物的使用也符合辨证论治。莪术、白花蛇舌草、猫爪草、漏芦等现代药理证实均具有抗肿瘤作用也是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报道中常出现的药物。诸药相伍,组方严谨,扶正祛邪,故患者经本方治疗后症状好转,病情平稳。

赞赏

长按







































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jg/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