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还是分不清一分钟教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3.html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川贝根据性状和产地不同有松贝、青贝、炉贝之分,其中以松贝品质和药效为佳。 一、松贝的性状特征 松贝松贝表面米白色,外形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其最大的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即此药材外有鳞瓣2枚,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端闭合,底部平,微微凹入,能放平直立。质地硬脆、有光泽、粉性足,味微苦。 松贝属于川贝中的顶级,因此在挑选松贝时要多加鉴别,通常以个小、均匀、完整、色米白而有光泽者为佳。较破碎、呈油浸状、颜色偏黄、色泽不一致的不要挑选,颜色太白、入口有酸味或刺鼻的硫磺味则是熏硫磺太多。 二、川贝常见混伪品的鉴别 由于川贝母大多产于高山草地,产量有限,因此价格较为昂贵,市面上常出现一些冒充川贝的次品和伪品,因此,市民在购买的时候也要多加鉴别。常见的川贝容易混淆的品种有平贝母、浙贝母、光慈姑及山慈菇等,不是以下是鉴别要点和相关图片以助大家识别: 1、平贝母 本品呈扁球形,高0.5~1cm,直径0.6~2cm。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平贝母2、浙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鱗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鱗叶,略呈新月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浙贝母—大贝珠贝为完整的鱗茎,呈扁圆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鱗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 浙贝母—珠贝3、丽江山慈菇 为百合科植物山慈菇的干燥球茎,又称草贝母,表面黄白色或灰黄棕色,光滑,一侧有纵沟,不分瓣,质坚硬,断面胶质或微带粉质,味苦而麻。此药材有毒,过量服用可致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 4、光慈菇 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表面黄白色光滑,不分瓣,顶端尖,一侧有一条纵沟,粉性较强,此药材有小毒,应当注意。 川贝1为平贝,2为浙贝三种贝母的区别: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乌花、棱砂川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痰黄咳喘,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主治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其性味苦、凉。能解毒散结,消除痈肿。主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咬伤等,近年用于治疗肿瘤。 川贝母长于清热润肺;浙贝母长于宣肺清热;土贝母长于散结消肿。临床使用时应予区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tp/10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魔人来袭航海王启航夏洛特大福的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