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药物聚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很多药物都是在肝脏内代谢,药物本身及/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就是药物性肝损伤。药物造成的肝损伤主要是通过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两种途径造成的。在我国肝病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高,每年至少为23.80/10万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至于最伤肝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药物:

1、中药类。中草药物品种众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土三七,土三七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根茎或全草,有破血化瘀,止血消肿的功效,可治疗吐血、咳血、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可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肝大、腹水、黄疸等,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病死率较高,其发病可能与服药过量、炮制不当、未经配伍、个体差异有关。除此之外,过量服用苍耳子、雷公藤、草乌、川楝子、黄药子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桑寄生、生半夏、蒲黄、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等可引起肝功能损害等。

2、抗结核药物。长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些抗结核药物会损害肝脏,所以结核病人在抗痨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3、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也非常容易损害肝脏,很多肿瘤患者在抗肿瘤的同时,也在用保肝药。

4、抗生素。以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引起的肝损最为常见。大环内酯类按抗生素上市的早晚,将其中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划分为新品种,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划分为老品种,新品种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较少,但其肝损害所占比例较大。罗红霉素是红霉素的丙醚肟衍生物,引起的肝损害比红霉素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危害可能更严重。红霉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出现以胆汁淤积为特征的综合征,约有2%-4%病人会酿成胆汁淤积性黄疸。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及半合成衍生物甲烯土霉素,若用量过大,可引发中毒性肝炎,妊娠期妇女应特别注意,四环素可造成妊娠期妇女严重肝损害甚至死亡,一般人也容易遭受同样的厄运,所以肾功能不全及妊娠后期应禁止使用。

5、他汀类降脂药等心血管用药。如降脂药、胺碘酮、氯吡格雷等。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等)可能会造成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0.5%-2.0%,通常在治疗后的开始3个月内,呈剂量依赖性。不过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大多是可逆的,损害一般不严重,及时减量、停药后多能完全恢复正常。

6、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长期应用后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7、其他。卡马西平等一些神经系统用药、激素等药物也可损害肝脏。

药物引起的轻度肝功能受损,一般在停药后肝功能可逐渐恢复,但一旦发生重度肝功能损害,则预后一般较差。特别是对于本身有肝炎病史、长期饮酒所致酒精性肝病的患者,服用药物时更需注意,尽量避免使用肝损药物,若需服用,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切不可盲目用药。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合肥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诊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tp/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