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下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也正是由于本方的吸引,我才开始仔细阅读《丹溪心法》痛风篇的论述,同时又将其与《格致余论》和《金匮勾玄》进行联系。通过学习,对丹溪有关痛风的经验有一定体会,总结如下。

  病因《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些是通常病因,其后还述有不常见的病因,如肥甘无节、过劳、痢后失治、酒湿痰痛。

  病程丹溪在病程长短的论述较少,《格致余论》所载“东阳傅文案,作劳腿痛,三四十贴而安”。足见用药剂数较多。而在“朱宅阃内(妇女)案,患饮食厚味痛风,”则明确指出半年而安。

  

自然农法高山救心菜开春第一芽开始出售,有意购买请联络:--

主证根据《丹溪心法》的编写体例来看,丹溪心法所列九十余种病证,一般多在段首句做总结性论述。或为主证,或为主因。痛风节首句即言:“四肢百节走痛是也。”通过查阅《丹溪心法》和《金匮勾玄》这两本书,可以看出:丹溪并没有对“痹”或者“痹证”进行论述,在这两本书中谈到“风湿”的地方皆是将风湿作为病因来论述,并没有作为病名来谈。丹溪所谈之痛风,应该是对痹证的概括性论述,也就是说凡是四肢,关节的疼痛,都属于痛风范畴。

  治法《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针对这些病因,丹溪提出治法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这是痛风的治疗大法。从病因上,我们可以看出“风、湿、痰、血虚”是四个主因,在治疗上采用了“祛风,化湿、化痰、养血”等四个常法。用药从遣方上来看,用药相对单一。这也是上中下痛风方与一般依据单一病因选方上的区别。

  上中下痛风方其组方中风痰瘀兼顾。这也是上中下痛风方与一般依据单一病因选方上的区别。从病位上来说是上、中、下都治,从病因上说是风痰瘀兼顾。全方祛风除湿,逐痰行瘀,清泻蕴热,温散通利,使上中下诸痛消除。因此,《医方集解》对该方有很高评价:“此治痛风之通剂也。”其次,从辨痛风虚实深浅的角度,丹溪提出“病之浅者,湿痰得燥即开,热血得热则行,亦可取效”;“而病深而血少者,则愈劫愈虚,愈劫愈深”。这也属于标本缓急之治法。另外,痢后失治所出现的痛风,提出针刺委中,出黑血的疗法。

  方药按病因来论治,按病位来论治,丹溪提出三个方剂。其中“在上方”,由大法主方苍术、南星、川芎、白芷、当归、黄芩加羌活、桂枝、桔梗、威灵仙;“在下方”由大法主方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组成。上中下痛风方乃是区别于“在上”和“在下”两个方剂,是治疗面较广的一个方剂。

从病因上,我们可以看出“风、湿、痰、血虚、湿热”是五个主因,在治疗上采用了“祛风选小续命汤;化湿苍术、白术之类;化痰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苍术;养血芎归之类佐以红花、桃仁;清湿热用二妙散,气虚加补气,血虚加补血”等五个常法。

其后又有不常见病因如酒湿痰痛风黄柏、灵仙、苍术、羌活、甘草、陈皮、芍药;食积肩腿痛用龟板、酒柏叶、香附、辣芥子。丸散剂还有趁痛散、乳香丸、地仙丹等许多药物,在痛症治疗上,发现丹溪不用元胡止痛,而喜欢用乳香和没药,这也是他用药的一个特点。

1、益肾化浊饮

黄芪15g?山药15g?生地15g白术12g?枸杞子12g防已12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车前子30g瞿麦30g?扁蓄30g?山茱萸10g牛膝10g?随证加减: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加知母、黄柏、苍术各10g忍冬藤30g?慢性期关节皮下结石者,加莪术15g?鸡血藤30g当归10g?伴肾石者,加石韦鸡内金各15g?金钱草、海金沙各30g??

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20天一疗程

调脾益肾化湿泄浊通痹和络

痛风,证属脾肾虚弱、痰湿浊毒;共治疗38例,一般治疗3个疗程;治愈12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

黄萌高调脾益肾化湿泄浊法治疗痛风38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17(5):

2、通络祛风方

方一:生地、连翘、山慈菇各12g?知母、丹皮、炒白芥子、车前子各10g苍术、金银花、虎杖、土茯苓、独活各15g薏苡仁30g?甘草梢6g,鲜鸭蛋(带皮煎)

方二:羚羊角粉6g?玳瑁、血竭、淡全蝎、炒僵蚕、炒地龙各12g?蜈蚣10条壁虎7条熟大黄10g?

方一:每日一剂,以绿豆汤加童尿适量煎药,取汁ml,每日3?次,于空腹时先食用鸭蛋然后服用;连服2天,停服一天,再续服用,共服6剂。

方二:诸药共研细粉,装空心胶囊,分成10份;每日一份,每份分3次,于饭后1~2小时服用;上述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滋阴清热、解毒化瘀、祛风除湿、涤痰通络

痛风性关节炎,证属风湿痰热瘀毒互结

治97例,全部经过3个疗程;停药3月回访:显效61例,好转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7%.?

张爱国等。

清络祛风汤和五虫祛风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7例临床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4(1)22~24

?3、痛风速效汤

黄柏10克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土茯苓30克萆薢15克山慈菇15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0克秦艽10克威灵仙15克全蝎10克浙贝母15克僵蚕15克蒲公英30克

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2周一疗程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痰活血、通络止痛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治疗40例,治愈29例,好转11例。

治痛风急性发作应从湿热蕴结、瘀热阻滞进行辨证。

中医药导报、11:

宋锦华,痛风速效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4、鸡鸭鹿仙汤

黄柏、苍术、防已、木瓜各12g?鸭跖草、威灵仙、秦艽、伸筋草、豨莶草各10g?杜仲、鹿衔草、牛膝各15g?鸡血藤、山楂各20g?

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

痛风,证属风湿热邪郁滞脉络

治42例.治愈3例,显效21例,无效6,总有效率85.72%?

廖乘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师杂志?;1(8):?

5、慈茯萆苡汤

山慈菇20g?土茯苓、萆薢各30g?薏苡仁20g?威灵仙、秦艽、牛膝各15克全蝎3g?蜈蚣2条甘草5g?随症加减:湿热盛加黄柏15g?忍冬藤30g?瘀血痛重者加乳香、没药各10g?痰浊重者加半夏15g?白芥子10g?肝肾虚者加杜仲、桑寄生各15g?

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痛风性关节炎,证属风湿浊热阻滞经络

治52例,一个疗程评定疗效: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

林永慈茯萆苡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

光明中医?;22(1)

长期开展任脉灸、督脉灸、气交灸、天地灸、八髎灸、抗癌六穴灸、四穴强壮灸、长生久视驻世灸等特色灸法,真气运行、打坐、站桩课程开始招生。联络:--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提醒: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请咨询专业医师;

合作联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tp/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