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这些药,为什么你的痛风总治不好中医
痛风性关节炎与中医痹证类似,该病多与患者体质和平素饮食偏好有关。南宋《仁斋直指方》中记载: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痛风患者多为肥胖之体,素体脾虚湿盛,痰湿之体加之过食肥甘厚味,阻碍中焦运化,湿浊内蕴,日久化热,以致湿热互结,热从毒化,毒邪侵淫,久病入络,气血不畅,毒瘀互结,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患某,男,53岁,年8月31日初诊,诉右足部疼痛不适4天。4天前因饮食不节出现右足部疼痛不适,未见明显红肿,未诉发热、乏力,口服扶他林疼痛稍缓解。查血尿酸:μmol/L,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其它异常,痛风病史1年,自诉未严格控制饮食。 刻下:时感右足部疼痛不适,触之局部微热,未见明显红肿,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红苔白腻,脉弦。考虑患者证属湿热内蕴,浊瘀阻络。治以利湿清热,泄浊通络。 处方:土茯苓30g,粉萆薢30g,金银花20g,山慈菇10g,延胡索20g,百合20g,秦皮10g,白茅根30g,槐花15g,赤芍15g,当归10g,海桐皮15g,威灵仙15g,等等。7剂,水煎服,日1剂。 一周后二诊:右足部疼痛较前减轻,舌暗红苔薄白,于原方中去山慈菇、延胡索、秦皮、威灵仙,加鸡血藤30g,芦根30g,继服14剂。两周后三诊:足部未发明显疼痛不适,于原方中适当加以茯苓、山萸肉等健脾补肾之品,如此是方,随证加减,继服1月余,复查血尿酸降至μmol/L,足部疼痛较前明显好转。 按:痛风急性发作时,发病关节局部常红肿发热,甚至肿胀变形,屈伸不利,多为热毒侵淫,阻遏气血。中医在利湿泄浊的基础治法上,加以清热解毒之品。药用金银花、山慈菇、土茯苓、槐花、百合、芦根、赤芍等。 金银花为甘寒之品,攻善清热解毒、散痈消肿,《本草纲目》记载: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散热解毒。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尤宜于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红肿胀痛,按之稍硬之症,但临床应注意其毒性,用量宜轻,亦不可久服。 《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槐花、百合、芦根,可清解血中之热毒,经现代药理研究亦有降尿酸作用。酌加善入血分之品,以达凉血之效,赤芍入肝经血分,以清热凉血为长,《本草求真》云:因于积热而成者,用此则能凉血逐瘀。 患者经过约1周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后,疼痛症状逐渐减轻,即进入痛风的缓解期。该期患者多表现为关节隐痛,红肿消失,偶见皮下硬结,时有乏力、纳少腹胀、腰膝萎软、夜尿频等症。 生化检查可见血尿酸升高,痛风病史较长者甚至可出现肌酐升高。虽然患者急性期症状缓解,但患者脾肾亏虚为本,在缓解期仍需在清热利湿、泄浊祛瘀基础上,加以调补脾肾之品,以求标本兼治,减少痛风的复发率。 脾肾充足,则水湿得运,浊瘀得化,阴阳得补,气血得畅。因此,可在原方基础上,根据患者舌脉及病程辨证论治,加用生黄芪、党参、炒薏苡仁、白术等健脾益气;山萸肉、黄精、枸杞子等补肾益精;菟丝子、杜仲、牛膝等益肾补阳,避免温热大补之品耗伤阴血,同时以达强腰膝之效。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tp/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全用药月含马兜铃酸草药导致亚洲肝癌高发
- 下一篇文章: quot痛风quot多发,预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