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科植物药用篇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648.html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了“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调查”,首批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5个野生兰科资源重点分布省区展开调查。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但目前进展良好,已完成总任务量70%以上,记录兰科植物余种万株,包括新种20余个,基本了解了中国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初步构建起中国兰科植物监测体系。其他省区的调查从年起也将逐步展开,并后续在摸清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加强野生兰科植物监测体系建设和监管工作。 中国兰科植物多样性极高,其中不少种类常被制成传统的中药,如大家熟知的“天麻”、“石斛”、“白及”等。据统计,中国最重要的中药志书之一《中华本草》收录的药用兰科植物就达56属种,根据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汇编而成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录的药用兰科植物有76属种,年由艾铁民主编的《中国药用植物志》第十二卷收录的药用兰科植物多达78属种。 喇叭唇石斛Dendrobiumlituiflorum 广东石斛Dendrobiumwilsonii 历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都有收载以兰科植物作为基原的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为例,收录的中药有“天麻”(天麻Gastrodiaelata)、“白及”(白及Bletillastriata)、“石斛”(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鼓槌石斛Dendrobiumchrysotoxum、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石斛属相似种Dendrobiumspp.)、“铁皮石斛”(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山慈菇”(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 药材“天麻” 天麻Gastrodiaelata 药材“白及”主要来源 白及Bletillastriata 白及(Bletillastriata)的花和块茎 药材“石斛” 药材“石斛”的来源之一 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 药材“石斛”的来源之一 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 药材“石斛”的来源之一 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 药材“石斛”的来源之一 鼓槌石斛Dendrobiumchrysotoxum 药材“铁皮石斛”的主要来源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 药材”山慈菇“ 药材“山慈菇”的来源之一 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 药材“山慈菇”的来源之一 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 药材“山慈菇”的来源之一 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外,将兰科植物作为基原制成中药材及民族药材而被收录于各地中药材及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的兰科植物达18属47种,其中不乏地方常用的中药及民族药,如”金线莲“(金线兰Anoectochilusroxburghii)、“石橄榄”(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kwangtungense)、”手参“(手参Gymnadeniaconopsea)、”石仙桃“(石仙桃Pholidotachinensis)、”见血清“(见血清Liparisnervosa)、”青天葵“(毛唇芋兰Nerviliafordii)、”盘龙参“(绶草Spiranthessinensis)等。 药材“金线莲”的主要来源 金线兰Anoectochilusroxburghii 药材“石橄榄”最主要的来源 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kwangtungense 药材“石橄榄”的来源之一 密花石豆兰Bulbophyllumodoratissimum 药材”手参“的主要来源 手参Gymnadeniaconopsea 药材“石仙桃”的主要来源 石仙桃Pholidotachinensis 药材“见血清”最主要的来源 见血清Liparisnervosa 药材“青天葵”的主要来源 毛唇芋兰Nerviliafordii 药材“盘龙参”的主要来源 绶草Spiranthessinensis 药材“小黄草”的主要来源 美花石斛Dendrobiumloddigesii 随着中药材使用量的逐年增加,许多以野生兰科植物作为原料的种类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如以杜鹃兰、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为基原的中药“山慈菇”,其药材原料基本取自野生,经过多年的连续采挖,野生资源已近枯竭,带动了药材价格的一路飙涨,更恶性循环地加大了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加上受“野生的价值高”这一错误观点的误导,以及一些兰科植物的药用价值被部分媒体过度放大,如石斛、天麻、白及等,许多兰科植物尽管已实现大量人工种植,但仍有少数人为了追求所谓“药效高”的产品,而刻意寻求野生资源,使其野生种群依然遭受很大的采集压力。 药材”白及“的来源之一 黄花白及Bletillaochracea 除此之外,在中国南部,一些药用兰科植物常被用于“食疗”,如金线兰、石橄榄、鼓槌石斛等新鲜的植株常被用来煲汤或制成茶饮,野生资源被大量收购,许多相似性高且濒危的兰科植物也被纳入收购对象,如“金线莲”,其收购来源不仅包含金线兰属(Anoectochilus)多个种,且将血叶兰属(Ludisia)、斑叶兰属(Goodyera)、菱兰属(Rhomboda)等多个属种也一并收购使用,进一步加大了更多物种的濒危程度。 药材“大金线莲”的来源 灰岩金线莲Anoectochiluscalcareus 总的来说,因需求量的居高不下及野外资源的稀缺,对部分药用兰科植物的保护已刻不容缓。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强对药用兰科植物的人工繁育研究,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以缓解野生资源面临的采集压力;同时,加强药用兰科植物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科学引导,建立科学的中药消费观,实现药用兰科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指导单位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研究所 专家 黄云峰 责任编辑 李姗姗 张晴 摄影 黄云峰 刘演 蒋宏 张全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xz/5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中药名称正名,不要再以讹传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