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瑞瑞,南京中医药大学级中医内科学风湿免疫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南京中医药大学何晓瑾教授,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论文被CSCD-C刊录用2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年获学业奖学金二等。

周格选,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湿免疫病,师承南京中医药大学何晓瑾教授。

王敏,南京中医药大学级中医内科学风湿免疫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南京中医药大学何晓瑾教授,参与省“工程”、省卫计委“六个一”资助项目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年荣获学业奖学金二等。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何晓瑾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王瑞瑞,周格选来给我们科普骨关节炎;王敏来给我们分享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科普时间

FirstYear

骨关节炎——一种常见的“关节老化性”疾病

咽喉,牙龈,扁桃体;肺胃,肝肾,和心肌;

肠道,中耳,支气管;乳腺,盆腔,连宫颈;

皮炎,鼻炎,前列腺;脑膜,结膜,与甲沟;

仔细,留神,勤保健;预防,治疗,不拖延。

春天来了,亏耗的身体又开始借机各种“发炎”了,实在恼人。医院分了科室,可是这发炎却是不分科室的。我们风湿免疫科的炎症也不甘落后,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那可真是顶顶有名的炎症了。不过,今天要给大家科普的是它低调的小伙伴——“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关节慢性退行性改变,骨质过度增生的常见风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关节劳损是发病的基础,即人们常说的“老化”。表现为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看看这一段教科书的定义,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这简直就是在描绘我们勤劳坚韧的华夏劳动人民形象啊!给炎黄子孙点个赞先~

说回正题,因为本病是慢性进展,所以症状也是逐渐加重。早期表现为关节痛与活动有关,休息以后可缓解;晨起关节局限性僵硬感,时间不超过30分钟;病情严重时即使休息时也痛,受累的关节常伴有压痛、关节肿大及活动障碍,迁延日久甚至会出现畸形。病变最常见的部位是手部的远端指间关节,常见的改变是关节处形成硬结节,这个是由于前文提到的骨质增生所致;其次便是膝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尤以下楼梯时最明显,运动时有时能听到响声,后期可出现关节肿大,畸形;另外关节炎还会累及髋关节、足关节,甚至累及到脊柱。这个病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疾病鉴别,根据上述谈到的症状可以粗浅地加以鉴别,但是更要依据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所以要提醒大家了,出现了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不医院就诊,不同的病治疗也不同,医生会给出一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预防、延缓病情进展的方法。不要怕麻烦,毕竟现在医疗水平进步了,平均寿命提高了,如果任由关节退变,出现肿胀、畸形,影响了生活质量,那可真是更麻烦咯。

骨关节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般认为与衰老、过度劳动、长期从事反复使用某些关节的职业或文体活动、创伤、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所以适当运动、避免活动时意外损伤、减肥等是常见的预防措施。这个病一般如何治疗呢?目前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少致残。症状轻微者只需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制动、理疗等综合措施。症状明显者需用药物干预,大部分患者中西医治疗都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急性发作的患者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舒林酸、双氯芬酸等),慢作用药如透明质酸行关节内注射,缓解症状时间较长,主要用于膝关节。关节置换手术也是一种治疗方式,有些患者后期因为口服药物效果不明显,加上副作用大,最终选择这种有创性治疗。但是他们忘记了还有中医干预呀!中医治疗此病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明显改善疼痛、功能活动障碍,且无明显副作用。导师多年来致力于本病的研究,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加上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故何老师治疗此病多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为法,在临床上疗效显著。

最后提醒大家,这里要啰嗦几句,年纪大的人群,千万不要盲目运动,上下楼选择电梯,饮食清淡,早早调治,千万不要觉得这是“老了”的人该有的病痛。而已经有症状的人群,更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病案分享

FirstYear

患者:高某性别:男年龄:34岁

初诊时间:年10月30日

主诉:右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7天

现病史:患者7天前饮食不节大量饮酒后,汗出当风,出现身热恶风,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疼痛,余关节无肿痛,无下肢浮肿,纳寐可,大便偏溏,小便正常,余(-)。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

体格检查:右足第1跖趾关节轻度肿胀,触压痛,局部肤色红,肤温高。舌质偏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umol/l,超敏C反应蛋白36.5mg/l。(-10-26医院)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

辨证:风邪外袭,湿热下注,痹阻经络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土茯苓30g,粉萆薢15g,茯苓15g,泽泻10g,荔枝草30g,生薏苡仁15g,黄柏10g,川牛膝10g,山慈菇10g,金银花10g,连翘15g,威灵仙20g,白芷10g,赤芍10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药后症情缓解,右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明显减轻,稍觉疲劳,纳寐可,大便偏稀,余(-)。查体:右足踝关节及第1足趾关节肿痛(+-),肤色正常,肤温稍高。舌质偏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

方药:上方改生薏苡仁30g,加砂仁6g(后下)。7剂,煎煮服药方法同上。

三诊:药后症情缓解,右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明显消退,仍觉疲劳,大便质稀,日行1次,纳寐可,余(-)。查体:右足踝关节及第1足趾关节肿痛(-),肤色肤温正常。舌质偏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

方药:上方去金银花、连翘,加炒白术10g。7剂,煎煮服药方法同上。

心得体会:

本案患者系急性起病,发病诱因是饮食不节,过量饮酒,诚如《内经》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生,又复感风邪,风邪与湿热兼夹,流注关节突然发病,病势较急,《内经》称之为“贼风”,亦是表现其突然起病与突感风邪相关。朱丹溪在《格致余论》提到“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痰浊凝涩,不得运行,所以作痛”,提示内外合邪作用下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患者素体湿浊偏盛,加之劳汗当风外感风热,内外合邪为病。患者发病迅速,痛势较甚,正符合风邪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时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为法。以土茯苓、粉萆薢、荔枝草、生苡仁、黄柏、茯苓、泽泻等清热利湿。其中粉萆薢与荔枝草的组合协助茯苓、泽泻,可通利小便而清化湿热;黄柏专清下焦湿热,生苡仁在清热利湿的同时又有健脾之功。川牛膝逐瘀通络,通利关节而止痛,亦可利小便清湿热。疏散风热外邪方面导师用银花、连翘在疏散风热的同时又能清热解毒,威灵仙、白芷亦可祛风除湿,兼有通络止痛之效。又辅以赤、白芍等养血活血止痛,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则。正所谓用药如用兵,清热化湿、疏散外邪、通络止痛兵分三路共收良效。

患者服药3天病去大半,三诊时病痛已除,但患者大便质稀,且人觉疲劳,因外风易去,但湿性缠绵难除,患者此时便溏、乏力乃湿浊未尽所致,故去银花、连翘等,加重薏苡仁用量加强祛湿之力,且薏苡仁配合白术、砂仁在祛湿的同时又有健脾理气之功,脾胃为痰湿生成之源,导师认为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健脾祛湿法的运用,尤其在后期巩固疗效时,可有效降低本病复发率。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王瑞瑞周格选王敏

指导老师:何晓瑾

编辑:刘迎欣

审核:王志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xz/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