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制造曾经的抗疫情特效药
李从悠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3.html 临平区丨塘栖古镇 老底子杭州的制药企业,胡庆余堂最出名。 更早的时候经常听到的,是塘栖镇上的姚致和堂。那时候,世上还没有胡庆余堂。 致和堂在明清时期,相当于我们今天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哈药集团”、“上海制药”,只不过世事有盛衰,姚致和堂衰,胡庆余堂起来了。 塘栖姚致和堂,兼生产、销售于一体,跟一般古镇上买进卖出的药店不一样。胡庆余堂出名的,是老板胡雪岩,药倒在其次;姚致和堂出名的是药,老板的名字知道的人少,连塘栖本地人也报不全。 致和堂是古代的民营制药大厂,生产的紫金锭、行军散、平安散等,因为抗疫有特效,名闻天下。《清稗类钞》说这些产品:南至闽粤,北至燕赵,无不购之。年《申报》也报道:塘栖痧气灵丹,驰名天下。 紫金锭,这个方子创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是夏秋季节治疗暑邪瘟疫的方剂,至今常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痢疾、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流感、急性乳腺炎等。 又称“神仙太乙丹”、“万病解毒丹”等,由山慈菇、麝香、雄黄、五倍子、红大戟、千金子、朱砂组成,内服、外敷都可,古人也用于做成香囊佩带,不仅好看,又可预防时疫。 塘栖姚家,从明朝末年开始生产紫金锭,清代时成为贡品,皇帝还经常赏赐给大臣,对臣下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塘栖,由此成为紫金锭的代名词,所以又被称为“塘栖痧药”或“姚丸”。 姚丸成为旧时塘栖的一大特色产业。清代的塘栖,是中国著名的民营制药基地。清末的阁老宝鋆,路过塘栖买姚丸,感慨道:塘栖卖姚丸的不止一家,不知道哪一家是正宗的? 紫金锭,在古代,即使普通百姓,也都晓得,《红楼梦》第42回,鸳鸯送别刘姥姥,说:这包儿里是你前儿说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 明朝末年,董其昌为题“致和堂”匾额。致和,出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姚家的家族精神,于此可见。 董其昌题的匾,在姚家的厅堂上挂着,俞曲园先生在《九九消夏录》里就说:余亲家姚氏居仁和之塘栖镇,其堂额曰“致和堂”,犹董香光(其昌)所书,惜乱后毁矣。 他又在《茶香室丛钞》里说:塘栖镇姚致和堂痧药店,海内所称“姚丸”是也。其家致和堂三字,董香光所书,余与姚氏为至亲,昔年登其堂,犹及见之,乱后重开,而董额毁矣。 塘栖姚家,又是书香门第,出过举人、贡生。最厉害的,是姚家的外甥,那就是俞曲园的孙子—俞陛云,光绪二十四年()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郎。 他的儿子,就是红学大师俞平伯。我关心的,俞平伯先生后来研究《红楼梦》,看到紫金锭这味药时,是否会想起他塘栖的舅公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l/10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33神方,救人无数,值得珍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