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慈菇丁rdquo熟啦
冬季时节来一道绝对是让博罗吃货流口水的菜品~茨菇茨菇,“慈姑丁”寓意添丁又发财~那么,博罗哪里的茨菇最出名? 山下村茨菇 戳视频跟随本台记者 到田头间围观茨菇采挖呗 近日,石坝镇山下村的村民们正赶着好天气忙着采挖成熟的茨菇。山下茨菇有着百年的种植历史,闻名惠州、河源一带,虽然茨菇还在地里,却早已被“识货的”消费者预订。走在山下村的村道上,两旁是收割后留下的稻秆和一些枯黄的草,看似一片萧条的景象。村民邓有辉夫妇早早就下田忙活了,原来,他们种植的两亩茨菇已谢苗成熟,现在正是采挖的时候。 瞧!邓有辉挥舞着铁耙往黑褐色的泥土里用力一挖,眼前便出现了白色的“宝贝”,这便是山下茨菇,夫妻俩一挖一捡,配合得相当好,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 石坝盛产茨菇,最出名的当属山下村。在当地一直流传着“食茨菇,到山下”的说法。茨菇有“添丁”的寓意,是村里人过节、做喜事时餐桌上必备的一种食物。邓有辉从小看着父辈种茨菇,深得种植秘诀,种出来的茨菇个头匀称、皮色光泽、口感粉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户,每年的茨菇都供不应求。邓有辉告诉记者,茨菇是高产作物,一亩能收获到斤左右,按照一斤5块钱的批发价,今年大概能有3万元收入。邓有辉 种茨菇比种田好,今年种了2亩,每亩能收获2千多到3千斤左右,批发价是4—5块钱。我们山下村的茨菇皮薄肉厚,比较粉,不会苦。想吃到好吃的茨菇就到山下来,比较正宗一点。 挖茨菇咯! 在公路的另一边,我们见到了村民邓育忠和妻子,二人忙得不亦乐乎。今天他们夫妻俩挖了一分地(0.1亩,约66.7平方米),就收获了斤茨菇。在种植方面,邓育忠十分注重环保和传统,经常使用自家养殖场的鸡粪给茨菇施肥,既节约又环保。通过村里成立的合作社,茨菇有了销路,这样一来,种植户既有保障又省心,一亩地的纯利润就有一万块钱左右。 1 山下村村民邓育忠 我们今天挖了一分地,挖了3大包茨菇,大概斤左右,种一亩茨菇的纯利润一般有1万元。以前是自己种植,还要自己拿到市场上售卖,现在跟村里的合作社合作,由我们种植、合作社进行回收,便利很多,也有保障。 虽然山下茨菇有百年的种植历史了,但以往村民都是分散种植,需要自主寻找销售出路,有时甚至滞销。村里成立了茨菇合作社后,由合作社保价统一收购,解决了销售和技术问题,并不断推广,打造成为特色农产品,现在价格已经从最初的1、2块钱一斤涨到了五六块钱一斤,到年关时节甚至能卖到七八块钱一斤。今年,该村种植的多亩茨菇已经被预定了三分之二,明年村里计划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亩。 挖 茨 菇 咯 看着收成喜人的茨菇,村干部开始盘算着,不仅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茨菇种好,更要让茨菇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接下来,村里将会探索把茨菇打造成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和地理性标志产物,并利用茨菇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山下村村干部李梓宁 目前已经有贫困户着手种植茨菇,由合作社提供茨菇苗,还派了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如何种植,希望通过种植茨菇,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记者|黄晓雯赖宏钊朱智瑶 编辑|车玲 责编|何斌 博罗快讯原创资讯版权归博罗县广播电视台所有,转载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l/10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开展节前行政大查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