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洪盛志坚守土家山寨沾上泥土
彭洋医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611656166520076&wfr=spider&for=pc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瓦屋场村距集镇约15公里,平均海拔米,是野三关镇1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今年元月底,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洪盛志,带着校党委的嘱托,告别了家人,进驻他人生的另一个家——瓦屋场村,驻村结对帮扶精准脱贫。 凭借一颗为民服务的火热真心、一份干字当头的满腔热情,洪盛志与村支“两委”“尖刀班”成员一起翻山越岭走访农户。通过几个月的走访,他摸清了村里的家底,了解到了村民的所思所盼,也使得中南民族大学来的这位“洪书记”家喻户晓。 “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走进贫困户,困难群众期盼的事,让我惦记着,努力着!”这是洪盛志常说的话。 “洪书记,您又过来啦!五味子和山慈菇长得还可以呢,赶紧进屋喝点儿茶了,我带您去看哈!”7月3日,一组村民田文珍远远望见洪盛志要到她家了,用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欢迎。 田文珍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洪盛志到村后走访首先去了她家。当看到田文珍家房前屋后和空闲地都种有药材时,他隔三岔五与另外两位来自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的驻村队员一道进行指导。 针对田文珍家种植药材收益低下的现状,洪盛志让外地同事帮忙购买了颗北五味子和价值多元的山慈菇,免费交由田文珍栽种,工作队包技术指导,包引进客商收购,并拟定在全村逐步扩大药材栽植规模。“没想到过去一脸‘书卷气’的老师,也能这么用心为我们贫困户搞产业、办实事!”村民邓正列说。 在中南民族大学驻瓦屋场村扶贫工作队驻地旁,有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叫谭支望。了解到谭支望种植有贝母、半枝莲等药材,洪盛志得知这几类药材目前市场价行情不好、效益不高。他建议谭支望精心管理好现有贝母、半枝莲,多次劝他试种大黄、紫苏等品种药材,可老谭却固执得像头牛。于是,洪盛志带着谭支望到建始红岩寺等地考察大黄、紫苏种植。如今,谭支望种植的药材长势良好,他早已喜上眉梢。 简陋的村小学,一直是洪盛志心里的一块“疙瘩”。通过努力,他为学校争取到了30万元的财政项目资金进行改造。随后,协调到了5万元财政资金对校园小路进行整修。在了解到学校现有图书不足,洪盛志又与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京东物流取得联系,建起了班级图书角,并为留守儿童添置了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 “中南民族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用真心对待贫困群众,用真情来做好扶贫工作。现在,瓦屋场村村民精气神足了,产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村党支部书记邓学汉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l/10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门诊故事20多年痛风,反复肾结石,中医山慈菇明显改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