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海浮石的抗癌功效
海浮石(haifushi)又名浮海石、水花、白浮石、海石花、羊肚石、黑浜珊瑚。咸,平。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 海浮石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属“痰湿证”者,用于胰腺癌、胃癌、肠癌、脑肿瘤、甲状腺癌、鼻咽、喉癌、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等。 有些胰腺癌患者表现为胸闷,胃口不好,饱胀,恶心,泛吐痰液,头昏等,有些患者表现为局部肿块,一般质地柔软而有韧性,还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痰”的现,但是用化痰药治疗有效,这些在中医上都认为是痰邪致病。海浮石味咸,能够祛除痰邪,软化消散肿块,十分适于用此类患者。 如果胰腺癌患者除了有“痰湿证”的表现,还伴有腹部疼痛,像有针尖在刺,疼痛部位固定,夜间加重,舌头紫暗等“血瘀证”的表现,在中医上就叫做“痰瘀互结证”。临床上常选用海浮石、瓜蒌、贝母、南星、半夏、杏仁、百部、海蛤壳、牡蛎、海藻等化痰药,与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泽兰等活血药配合使用。上腹部刺痛、胀痛的患者,可加用炒白芍、延胡索、片姜黄、木香、八月札、香附等;肿块明显,在肚子上就能摸到的患者,可加用山慈菇、肿节风、浙贝母、露蜂房等;伴有出血患者,可加用三七、茜草、蒲黄、白茅根等;大便干的患者,可加用大黄、虎杖、枳实、火麻仁等;大便不成形的患者,可加用防风、土茯苓等;出现身黄、目黄、小便黄等黄疸表现的患者,可加用茵陈蒿、栀子、大黄、青蒿等;胃口不好,饱胀,进食量少的患者,可加用焦神曲、焦山楂、鸡内金、莱菔子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用姜半夏、姜竹茹等;伴有腹水的患者,可加用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泽泻、猪苓等。 药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海浮石属矿物类中药,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一般用量宜稍重,否则效果不明显,常规15g起用,可用至30g。宜打碎先煎,煮沸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注意点:无特殊。 海浮石药名的来历 从前,有个叫尔朱先生的四川人,不知道他的真名。一天,他遇见一个不寻常的人给了他一粒药丸,尔朱先生想马上服下去,异人对他说:“你要是今天服下去,就会死,要看见浮石才能服用,那样就会得道升天。”从此以后,尔朱先生看见石头就投入水中,看是否会浮起来。别人都认为他疯了,但他却信心坚定。直到有一天,他在涪江上遇见一个姓石的船翁,他豁然醒悟异人的浮石之说.并立刻将药丸服l,就得道成仙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l/1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 下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