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在中医文献中,由于其灼痛钻心、皮肤红斑、群集水疱而列入“丹门”;又因其好发于胸胁及腰部,故名为“缠腰火丹”。皮疹分布形如蛇,又称“蛇丹”、“腰带蛇”、“蛇串疮”、“蜘蛛疮”等。本病的发生,《外科正宗》认为“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发于肌肤”。可因神经内伤以致肝胆火盛,另因肺湿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疼痛原因是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于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或者说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诱于外,气血瘀阻为其果。毒火稽留血分,发为红斑,湿热困于肝脾,遂起水疱,气血阻于经络,则现疼痛。 治疗带状疱疹方剂很多,农村验方不少,今天介绍几种中成药治疗方法。 1.用紫金锭内服加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可取得较好疗效。 紫金锭由山慈菇、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朱砂、雄黄组成。具有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 用法:取紫金锭10~20片研碎,加温开水5~10毫升,混匀后涂于患处,待疱疹结痂后停用;同时内服紫金锭,每次0.9克,每日2次,服至痛止。涂药2~4次后水疱干涸,糜烂处涂药24小时后结痂。一般用药2~6天可止痛。 2.季德胜蛇药(又名南通蛇药片)取该药适量,加75%酒精适量搅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5~6次;同时每天内服该药3次,每次10片。一般5天可治愈。 3.服用西黄丸 西黄丸由牛黄、人工麝香、醋乳香、醋没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 每次服2克,每天2次。一般用药2~3天后,患处疱疹红斑变浅,肤色接近正常,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消失。 4.外涂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由国家保密方组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取适量药粉用白酒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4小时症状好转,1~2次后烧灼感减轻,多在7天内治愈。 5.外涂京万红烫伤膏 京万红由穿山甲、地榆、当归、白芷、紫草、乳香、没药、血竭等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取该药适量涂于患处,每天1次;同时口服西米替丁毫克,每天3次。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消失,2~3天皮疹干涸,3~4天结痂脱落。 6.六神丸 六神丸由麝香、蟾酥等6味药组成。具有消肿解毒,止痛退热,镇惊安神的功效。用于喉风喉痹、喉痛、双单乳蛾等咽喉诸症,疔毒、痈疮、小儿急热惊风及一般红肿热痛等症。 取该药30粒研碎,加入大青叶煎剂10毫升(若无大青叶煎剂,可用等量食醋代替)混匀涂患处,每天3~4次。疼痛多在用药后停止或减轻。一般用药2~6天可治愈。 7.青蜈散 药用青黛、黄柏各5份,蜈蚣两份,冰片一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8.雄陀散 药用雄黄、枯矾、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青黛30克。共研细末,过目筛,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调和,外涂患处,以结痂、保持湿润为度。 9.二味拔毒散 雄黄、枯矾各两份研细末,青黛粉3份,加浓茶水,调敷患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x/10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的家传方,疗效非常好,远近闻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