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 本节药物非但药性峻猛,且多具有毒性,故对炮制、配伍、剂量、运用方法及禁忌等,都必须注意。 牵牛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牵牛的种子。 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泻水消肿,袪痰逐饮,杀虫攻积。 1.用于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脚气等症。 牵牛子泻下之力颇强,又能通利小便,可使水湿从二便排出而消水肿。如治水肿喘满、二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桑白皮、木通、白朮、陈皮等同用;如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 2.用于痰壅气滞、咳逆喘满。 牵牛子苦泄泻下而能袪痰逐饮,痰饮去则气机得畅,喘满得平,常与葶苈子、杏仁等配合应用。 3.用于虫积腹痛。 牵牛子既能驱杀肠寄生虫,并有泻下作用,使虫体得以排除,常配伍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牵牛子、黑丑(均配黑牵牛子,打碎用)、白牵牛、白丑(配白牵牛子、打碎用)、二丑、黑白丑(配黑、白丑各半。目前上海地区配方已于简化,黑、白丑不分,两者混合,打碎用) 牵牛子为峻下的药品,少用则通大便,多用则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肿胀、二便不利及宿食积滞、大便秘结等症。至于用治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则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属脾弱胃呆、气虚腹胀者,当以健脾补中为要,不宜用本品攻泻消积,克伐胃气。 牵牛散《普济方》:牵牛子、木通、白朮、桑根白皮、木香、肉桂、陈皮。治水气肢体浮肿、大小便涩,上气喘促。 牵牛散《沉氏尊生》:牵牛子、大黄、槟榔、雄黄。治虫积。 甘遂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痫等症。 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有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能逐饮袪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 2.外用于湿热肿毒之症。 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时,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 甘遂、煨甘遂(系煨熟后应用。现上海地区将本品与豆腐同煮后,去豆腐,晒干用。 生甘遂(生用,只作外用,不宜内服) 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本品药性峻烈,非气壮邪实者禁用。 控涎丹《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治停饮胸膈,胁背彻痛。 甘遂通结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甘遂、桃仁、生牛膝、木香、川朴、大黄。治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 大戟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 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甘遂、芫花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 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 大戟、红芽大戟(洗净,晒干,切片用) 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三分,每天一次。孕妇忌服。 大戟散《活法机要》:大戟、木香、牵牛子、猪腰子。治水肿、腹大如鼓。 芫花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 辛,温。有毒。入肺、脾、肾经。 泻水逐饮。 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胁痛。 芫花泻水逐饮,与大戟、甘遂相似,故在临床上用治水肿腹水、留饮胁痛等症,三药往往配合应用。 此外,据文献记载,本品尚可用于杀虫、疗癣。如欲用醋炒芫花配合雄黄,研末内服,治虫积腹痛;以芫花研末,用猪油拌和,外涂治头癣。 芫花、陈芫花(生用或醋煮用) 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每天一次。外用适量。孕妇忌服。 十枣汤《伤寒论》:芫花、大戟、大枣、甘遂。治心下有水气,干呕痛引两胁,或喘或咳。 续随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成熟种子。 辛,温。有毒。入肝、肾经。 泻下逐水,破血散症。 1.用于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等症。 续随子泻下逐水的作用,甚为峻烈,且能利尿,故可用于二便不利之水肿实症,常与大黄等配合应用。 2.用于月经闭止、症瘕积聚等症。 续随子又能破血通经、行瘀散症,故可用于经闭瘀滞、症瘕积聚等症。 千金子霜、续随子霜(榨去油用) 内服每次三厘至五厘,一般不入煎剂,多配入丸散应用。本品峻烈有毒,凡中气虚弱者于孕妇忌用。 续随子所含的油有峻泻作用,且有毒,故临床应用大多是去油后用它的残渣,通称千金子霜,配入丸散内服。它的毒性虽较巴豆略小,但也只能少用、暂用,不可多用、久服。 续随子丸《证治准绳》:续随子、人参、木香、防己、茯苓、槟榔、葶苈子、海金沙、桑白皮。治周身肿满,喘闷不快。 商陆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 苦,寒。有毒。入肺、脾、肾、大肠经。 逐水、消肿。 1.用于水肿胀满。 商陆苦寒沉降,能通利二便,长于行水,故对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应用。 2.用于疮肿实症。 用新鲜商陆,酌家食盐,捣烂外敷,可治疮疡肿毒,有消散作用。 商陆(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钱至三钱,煎服。 上海郊区及江苏、浙江等地农村,往往有人误用本品有补益作用,取名“土人参”,采集服用,以致发生中毒事故,必须加以注意。 疏凿饮子《济生方》:商陆、秦艽、羌活、槟榔、大腹皮、茯苓皮、椒目、木通、泽泻、赤小豆、姜皮。治遍身水肿,喘呼口渴,大小便不通。 乌臼根皮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臼树的根白皮。 苦,微温。入肺、脾、肾、大肠经。 泻下逐水。 用于水肿胀满。 本品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本品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 乌臼根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三钱至四钱,煎服。 巴豆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树的成熟种子。 辛、热。有大毒。入胃、大肠经。 泻下逐水,劫痰,蚀疮。 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 巴豆药性猛烈,为温通峻下药,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实壮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腹水水肿,可与杏仁等同用。 2.用于小儿痰壅咽喉、气急喘促等症。 巴豆对痰壅咽喉、气急喘醋、胸膈胀满、窒息欲死,内服配胆南星等,有豁痰开咽的功效;如症情危急,也可用巴豆霜少量灌服,促使吐出痰涎而通闭塞。 3.用于肺痈、咳嗽胸痛、痰多腥臭等症。 巴豆袪痰作用甚强,用治肺痈,常配合桔梗、贝母等同用。 4.用于痰迷心窍、癫痫等症。 巴豆攻泻劫痰,治癫痫痴狂,常与朱砂、牛黄等药同用,以袪痰而治窍闭。 5.用于疮疡化脓而未溃破者。 巴豆外用有腐蚀作用,故可暂用于疮疡脓热而未溃破者,如验方咬头膏以巴豆配伍乳香、没药、蓖麻子等药,外贴患处,能腐蚀皮肤,促使溃破。 巴豆霜(榨去油用) 内服每次一厘到三厘,一般不入煎剂,多配入丸散应用。外用适量。本品有大毒,故非急症必须时,不得轻易使用。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巴豆别名为“刚子”(江子),是一味峻泻药,用它逐水、攻痰,确有特殊的疗效。由于它起泻下作用主要是所含的油,为剧毒之品,且有腐蚀作用,不宜直接内服。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为安全计,故先经过压榨,去掉它大部份油,以剩下的残渣,名巴豆霜,配入丸散应用。是以巴豆霜所发挥的功效仍是微量巴豆油的作用,而这种实践经验,确有其宝贵之处。但巴豆霜仍有毒性,故只能少用、暂用,不能多服、久服。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巴豆、大黄、干姜。治寒滞食积阻结于肠胃,卒然心腹胀痛,甚至面青气喘、大便秘结。 白散《伤寒论》:巴豆、贝母、桔梗。治寒实结胸。 万应保赤散(验方):巴豆霜、胆星、朱砂、六曲。治小儿痰壅。 泻下药应用注意事项一、泻下药可因其性能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不同药物,在应用上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 二、泻下药每因兼夹病症而配合其它药物同用,如里实兼有表症者,可与解表药配合应用,采用表里双解的治法;里实而正虚者,采用攻补兼施之法,使泻下而不伤正。 三、攻下药,药性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且多具毒性,此两类药物内服,易于耗伤正气,故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多服;体质虚弱及妇女胎前产后,均当慎用。 四、部份攻下药和润下药,服后往往有腹痛等反应,可事前告知病患,以免疑惧。 其它具有泻下功效的药物一、润肠通便:桃仁(活血祛瘀药)、苏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药)、柏子仁(安神药)、蜂蜜、当归、何首乌、桑椹子、肉苁蓉、胡桃肉、天门冬(补虚药)。 二、导滞:枳实(理气药) 三、滑肠通便:冬葵子(利水渗湿药)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就是爱医学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开通啦!!! 想更了解我们吗,那快动动手指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x/1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草药治疗肺癌的八种偏方
- 下一篇文章: 49种常用中药不良反应及救治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