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药朱砂重镇安神药1彭博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凡以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称安神药。 心藏神、肝藏魂,所以人体神志的变化与心、肝二脏的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本类药主入心、肝经,具有镇惊安神或养心安神之效,即体现了《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惊者平之”,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法则。安神药除具有重镇安神、养心安神作用外,某些药物还兼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纳气平喘、敛汗、润肠、祛痰等作用。 安神药主要用治心神不宁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亦可作为惊风、癫狂等病证的辅助药物。部分安神药又可用治热毒疮肿、肝阳眩晕、自汗盗汗、肠燥便秘、痰多咳喘等证。 使用安神药时,应针对导致神志不宁的病因、病机不同,选用适宜的安神药治疗,并进行相应的配伍。如实证的心神不安,应选用重镇安神药物,若因火热所致者,则与清泻心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药物配伍;因痰所致者,则与祛痰,开窍药物配伍;因血瘀所致者,则与活血化瘀药配伍;肝阳上扰者则与平肝潜阳药配伍;癫狂、惊风等证,应以化痰开窍或平肝息风药为主,本类药物多作为辅药应用。虚证心神不安,应选用养心安神药物,若血虚阴亏者,须与补血,养阴药物配伍;心脾两虚者,则与补益心脾药配伍;心肾不交者,又与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品配伍。 本类药物多属对症治标之品,特别是矿石类重镇安神药及有毒药物,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应中病即止。矿石类安神药,如作丸散剂服时,须配伍养胃健脾之品,以免伤胃耗气。 根据安神药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重镇安神及养心安神药两类。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安神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祛痰止咳、抑菌防腐、强心、改善冠状动脉血循环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本类药物多为矿石、化石、介类药物,具有质重沉降之性。重则能镇,重可祛怯,故有镇安心神、平惊定志、平肝潜阳等作用。主要用于心火炽盛、痰火扰心、肝郁化火及惊吓等引起的实证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及惊痫、肝阳眩晕等证。 朱砂 Zhusha 《神农本草经》 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主产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地,以产于古之辰州(今湖南沅陵)者为道地药材。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照水飞法研成极细粉末,晾干或40℃以下干燥。 性能: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应用: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 本品甘寒质重,寒能降火,重可镇怯,专入心经,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为镇心、清火、安神定志之药。可治心火亢盛,内扰神明之心神不宁、惊悸怔忡、烦躁不眠者,宜与黄连、栀子、磁石、麦冬等合用,以增强清心安神之效;若与当归、生地黄、炙甘草等同用,可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之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中烦热,如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阴血虚者,还可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配伍。 2.惊风,癫痫。 本品质重而镇,略有镇惊止痉之功。故可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或痰热内闭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者;用治癫痫卒昏抽搐,常与磁石同用,如磁朱丸(《千金方》)。 3.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本品性寒,不论内服、外用,均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山慈菇、大戟等同用,如太乙紫金锭(《外科正宗》);若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配冰片、硼砂外用,如冰硼散(《外科正宗》)。 用法用量:内服,只宜入丸、散服,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禁服。入药只宜生用,忌火煅。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 2.《本草纲目》:“治惊癎,解胎毒痘毒,驱邪疟。” 3.《本草从新》:“泻心经邪热,镇心定惊,……解毒,定癫狂。”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含量不少于96%。此外,含铅、钡、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及雄黄、磷灰石、沥青质、氧化铁等杂质。 2.药理作用: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心律失常作用,外用有抑制和杀灭细菌、寄生虫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磁朱丸配合小剂量冬眠灵(mg/日)可治疗各种类型的精神疾病(《北京医学》,,2:10);用磁朱丸治疗老年白内障有显著疗效(《中华眼科杂志》,,1:1);用朱砂30g、法半夏15g、丁香、生甘草各6g、冰片0.6g,制成散剂,治疗神经性呕吐属热、属实证者,获良好效果(《江苏中医杂志》,,2:30)。另有用朱砂等治疗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夜啼、牙痛、口腔炎等。 4.不良反应:朱砂为无机汞化合物,汞与人体蛋白质中巯基有特别的亲和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使代谢发生障碍,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尿少或尿闭、浮肿、甚至昏迷抽搐、血压下降或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者口有金属味、流涎增多、口腔粘膜充血、溃疡、牙龈肿痛、出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手指或全身肌肉震颤、肾脏损害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朱砂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大剂量口服引起蓄积中毒;二是挂衣入煎剂时,因其不溶于水而沉附于煎器底部,经长时间受热发生化学反应,可析出汞及其他有毒物质,增加毒性。所以必须控制剂量、中病即止。服药期间,应避免与含甲基结构的药物(如茶碱、心得安等)以及含溴、碘的物质(如溴化物、碘化物、巴氏合剂、三溴合剂、海藻、海带等)同服。并避免高脂饮食或饮酒,合理用药,以保证用药安全。朱砂中毒的早期可催吐,并给予解毒剂。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x/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爱早班车赏识大爱健康篇傅荣海教
- 下一篇文章: 常见中药副作用汇总,看完您还认为中药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