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体现在正反两方面:恰当应用有利于有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不当应用则对意识形态构成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丁晓蔚,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

基金: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7DDB;

来源:当代传播.(06),77-80

近年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量子科技等先进信息技术(以下统称先进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生产/协作关系和思维方式,并已通过作用于信息传播,悄无声息地对意识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一、作用于传播的先进信息技术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利好

(一)主流资讯传播速度和传播力度均有所提升

主流资讯传播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资讯传播速度快慢,关涉其能否抢占公众的心理空间、实现先发制人和先声夺人的效应问题。基于先进信息技术,主流资讯传播覆盖面宽、传抵率高,渠道畅通、便于接收,受传互动、灵活快捷,这样的景观前所未有。特别是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进行的主流资讯传播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功能超强的算法,发挥了明显的技术优势,能据此快速生成相关报道,进行议程设置,第一时间披露事件信息并及时高效地阻击相关谣言,抢占舆论制高点,避免因谣言和不实信息四处传播导致公众情绪激愤和意识形态矛盾激化等问题。

(二)有利于主流舆论传播的精准化及优效化

舆论是左右人心的关键力量。1借助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推送机制,主流媒体可针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jg/1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