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周风湿病科门诊排班(11.26-12.2):

张剑勇主任医师: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三全天,周五上午,周六上午。

钟力主任医师:周一到周四全天,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肖语雅副主任医师:周一到二全天,周三上午,周四到周六全天。

请各位合理安排时间,提前做好预约~

我用中药治痛风

最近几年,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成为了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疾病,日益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以下痛风用药。现在,市面上的痛风药大多数都死西药,我们常常会看到药品的名字或者有效成分中多为秋水仙碱、别嘌呤、丙磺舒等,它们对痛风有不同的疗效,用来治疗呈现不同临床症状的痛风。但其实,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中药对于痛风治疗的疗效。

痛风是由于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产生尿酸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软组织所致的一组疾病。

痛风分期治疗

痛风常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和慢性关节炎期

无症状期的治疗

痛风的无症状期为血尿酸水平高但无尿酸结晶,无痛风症状,是痛风的前兆表现。无症状期需要注意饮食治疗,避免诱发因素。限制嘌呤摄入是痛风患者饮食调养的关键。

痛风急性期治疗

大多数患者发生急性痛风之前无明显征兆,常发于夜间,关节剧烈疼痛,首次发作时多侵犯单关节,并引起周围的红、肿、热、痛。痛风急性期传统西药主要以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素、糖皮质激素为主,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开发出新药如白细胞介素1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康奈单抗、利纳西普等。

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

急性痛风发作持续数天缓解后进入间歇期,大多患者于1年内重复发作,之后变得频繁,受累关节增多,持续时间延长。但也有少数患者无间歇期,首次发病后就表现为慢性关节炎。痛风慢性期的症状为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这一阶段需使用降尿酸药控制血尿酸水平。

中药治疗

除了常见的西医疗法,中医药对痛风也颇有研究。众医家对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痛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湿、热、痰、瘀为其病机关键。

对于痛风的四大证型,中医总结出诸多经典的方剂,并且经验证对各种证型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分型治疗

对于痛风的四大证型,中医总结出诸多经典的方剂,并且经验证对各种证型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湿热蕴结证常以四妙散加味(苍术、黄柏各20g,牛膝、薏苡仁、丹参、泽泻各15g,板蓝根15g,.雷公藤10g)予以治疗;

对于湿热痹阻证以铁军汤加味(赤芍、牡丹皮各20g,生山栀、滑石、红花、玄参、桃仁、生地各15g,萹蓄、生大黄、苏叶各10g,生山楂15g,马鞭草、六神曲

各10g,川牛膝15g,青皮5g)予以治疗;

对于痰浊阻滞证治以祛痰化浊、利湿通络,除痹逐瘀汤加味(陈皮、半夏、薏仁各20g,当归、川芎、白芥子各15g,红花、羌活、刘寄奴、姜黄各10g,路通25g,威灵仙、白芷、羌活各10g,胆南星15g,桑枝25g);

对于肝肾阴虚证治以补肾滋肝,通利关节,滋肾柔肝汤加味(熟地黄30g,山药、枣皮各2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15g,菊花15g,枸杞子20g,当归15g,白芍50g,何首乌25g,山茱萸20g,甘草25g)。

单方治疗

威灵仙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风湿痹痛、痛风的要药,可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牛膝主要成分为牛膝总苷,具有明显的抗痛风作用及抗炎镇痛活血作用。

茯苓有显著的增加尿酸排泄的作用。

车前草功效为清热渗湿,从西医角度来看,它可抑制黄嘌呤酶,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中西结合治疗

急性期西医以镇痛抗炎为主多用NSAIDs,秋

水仙碱等西药,辅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中药,如

牛膝、赤芍、山慈菇、苦参、黄柏等。

间歇期西药促进尿酸排泄多用丙磺舒等,辅以健脾利湿、滋补肝肾的中药,如茯苓、猪苓、薏苡仁女贞子、黄精生等。

祝您健康

小编寄语

虽然跟大家介绍了一些治疗痛风的药物,但是大家身体医院去寻求

参考文献

马文涛,刘义梅,李娟《中药治疗痛风的研究概述》

张磊,刘维,吴沅皞等《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

郭润竹,王雄等《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栗明等《痛风的中医治疗进展》

姜永生《中医药治疗痛风》

本文编辑:立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jg/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