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的“热痹”范围,也叫“风湿热痹”。《内经·痹论篇》中曾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说:“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说明风寒湿邪为痹证的病因。若患者的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邪气侵入人体之后,由于人体的阳盛即可以化寒邪为热,湿热交炽或直接外感湿热侵袭肌腠,阻滞经络都可以发病。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前兆的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症象,在发病前数日或两、三周以前多有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后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很像一般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全身痠懒,烦躁,纳差,舌苔薄白,脉象浮数。(一)、辨证:风热客于上焦,热毒蕴于肌腠。(二)、治法:疏风利咽,清热解毒。(三)、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2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5克,薄荷5克,板蓝根10克,锦灯笼10克,牛蒡子10克,鲜芦根25克。(四)、加减:咽痛明显者,加六神丸20~30粒分服,或加金果榄12克或山豆根12克。咽喉红肿者,加赤芍10克、丹皮10克。恶寒重者加荆芥10克。发热重者,银花、连翘可加量,若烧已退而有咽干者,加元参15克、马勃3克。(五)、方解:薄荷、牛蒡子、桔梗、甘草、板蓝根、锦灯笼疏风利咽;银花、连翘、鲜芦根清热解毒。二、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若前兆症象未能控制或治疗不彻底,则可发展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见恶风,发热,口渴,烦闷,游走性关节肿痛(常累及膝、踝、肩、髋等大关节),被累及的关节灼热红肿,遇热痛重,得冷则舒,关节或周围肌肉疼痛不能转动,或关节周围起红斑结节,舌苔黄燥,舌质红,脉象滑数或见浮数。(一)、辨证:风热袭于肌腠,湿热阻滞经络。(二)、治法:清热疏风,祛湿通络。、(三)、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生石膏31克,知母10克,生甘草3克,桂枝3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防己12克,薏苡仁15克,银藤31克,桑枝31克。(四)、治法:生石膏、知母清热;桂枝散风和营;苍术、黄柏、防己、薏苡仁祛湿清热;银藤、桑枝通络止痛;甘草和中解毒。上肢重者用桂枝10克,下肢重者加牛膝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0克。由于人体反应各异,外邪轻重不同,在邪正交争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湿热阻滞经络等兼证。1、热重于湿(1)、证候:证见高热持续不退,汗出,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舌苔黄燥、舌质红。(2)、处方:重用生石膏、黄柏,去银藤加银花1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便甚干者加大黄10克;口渴重者加花粉15克、竹茹10克;痛重加秦艽12克。2、热重伤阴(1)、证候;证见低热午后较重,关节疼痛,伸屈不利,夜重于昼,口干咽燥,盗汗颧红,大便干结,消瘦少食,舌红少津,脉象细数。(2)、治法:风湿化热伤阴,袪风燥湿药物不得再用,当用辛凉清热、滋阴通络法。(3)、处方:生石膏、知母辛凉清热;银藤、桑枝通络止痛;加天麦冬各10克、石斛15克、生白芍10克、木瓜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丹参15克、元参12克,以滋阴和血;心烦加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不眠加生阿胶10克、尾连10克、黄芩10克、首乌藤31克;口干思饮加沙参15克、花粉18克。3、热重伤气(1)、证候:证见低热,气短,声低懒言,肢体倦怠肺气虚。(2)、处方:白虎汤加人参(人参3克,或北沙参15克,或太子参25克均可)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食少、倦怠、便溏、舌淡、苔薄白、脾气虚者,去石膏、知母,加白术10克、茯苓12克。4、热重伤血(1)、证候:证见午后低热,关节夜间痛重,且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唇、舌、指甲色淡,面色萎黄,舌质淡,脉沉细等此为热邪伤血引起血虚。①、治法:白虎汤不能胜任,当用补血益气兼祛风湿法。②、、处方:生黄芪18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党参10克,枣仁12克,远志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秦艽10克,丝瓜络10克,木瓜10克。(2)、证候:若关节比较固定的部位有刺痛或局部麻木,口唇发紫,舌质暗紫或有紫斑,脉象涩而有力,此属血瘀。①、治法:当用活血通络兼祛风湿法。②、处方:当归1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五灵脂10克,香附10克,地龙10克,牛膝10克,甘草6克,没药10克,秦艽12克,羌活10克,威灵仙12克。(3)、证候:若见吐血、鼻衄、齿衄、月经先期而来,舌质红,此诚血热。①、治法:当用清热凉血兼祛风湿法。②、处方:生地15克,丹皮10克,生白芍12克,栀子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鲜茅根31克,藕节10克,地龙12克,银花18克,秦艽12克。5、湿重于热(1)、证候:证见低热午后较重,头胀痛,胸闷,纳差,渴不欲饮,身重,腹胀,便溏,溲黄,关节肿胀不消,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濡缓。(2)、处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减,去生石膏、知母。湿阻上焦者加白蔻6克、杏仁10克、藿香12克;湿阻中热者加诸半夏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湿阻下焦者加茯苓12克、通草3克、滑石18克,关节肿胀不消者重用防己10克~18克、白术12克、生薏苡仁15克。6、湿热阻滞经络:(1)、证候:关节游走性疼痛,为兼风阻经络。加薄荷6克、防风6克、威灵仙10克。(2)、证候:关节周围微肿,按之不陷,胀痛者,为兼气滞经络。去石膏、知母加木香10克、陈皮10克、杏仁10克。(3)、证候:关节周围出现红斑结节或下肢紫暗,为兼血瘀阻络。加归尾10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红花10迮、泽兰15克、青皮10克。(4)、证候:红斑结节不消者。加山甲10克、皂角刺25克,继续不消者,加水蛭10克、山慈菇10克。三、总结(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前兆症象,虽然表现为风热感冒,但病因不同,发病原理和预后也不同,治疗重点以清热解毒利咽为主,以阻断其发展。因热中有湿,所以发热的时间较长,治疗的时间也要长一些,待咽痛消失后才能停药。(二)、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势急、热象重,所以在治疗上也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若见大便干燥,可以重用大黄,不宜妄投羌活、独活等辛燥之品,以防助热耗阴,引邪入里,中经阻络,反复发作,形成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复杂,兼证也多。只要抓住本病的实质,即湿热侵袭肌腠,阻滞经络的病因病理,进行辨证施治,治疗彻底,预后还是比较理想的。这是分享中医知识;辨证与论治的平台。爱好中医的朋友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tp/10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中医手握的四个秘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