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家小记

于己百,年4月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18岁时随父学习中医,并为人治病。其父于有五先生为华北国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重视对《伤寒论》的研究,著有《伤寒论讲义》、《施今墨先生医案选》等,是当时甘肃省的名医。年,又以同等学历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进行西医学知识的深造。年毕业后,先后在甘肃省中医门诊部、医院工作,任医师、主治医师、研究室负责人和甘肃省中医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医院医疗、科研和教学的组织工作及甘肃省中医学会的日常工作,并担任甘肃省党、政、军领导及外国专家的中医保健医疗工作。年调离医院,负责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并筹建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任研究所副所长,负责教学及新医所临床的组织工作,还亲自担任中医学基础、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讲授,为培养甘肃省中西医结合人才作出了贡献。年调入甘肃中医学院,历任中医学院筹备组副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务。

二、秘方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炙草10g,干姜10g,代赭石20g,莱菔子15g,枳实10g,芍药15g。

胃脘疼痛较甚者,加木香10g、白芷12g,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肠鸣泄泻,大便溏薄者,以炮姜10g易干姜,加焦山楂15g,温中散寒,健胃止泻。纳呆,食少,加陈皮10g、砂仁6g,或焦山楂15g、炒麦芽15g,以醒脾开胃,消食导滞。夜卧不安,失眠,加酸枣仁30g、川芎12g,以养心安神。寒偏盛者,加细辛10g、川椒10g,温中散寒;热偏盛者,去干姜,加槟榔10g、蒲公英20g,清解胃热;阴虚者,去干姜,加沙参10g、麦冬12g、石斛10g,养阴生津;瘀重者,去干姜,加丹参20g、生山楂15g,活血祛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加三棱10g、莪术10g,消瘀散结,抑制肠化;加黄药子30g,或半枝莲30g、山慈菇12g,以抗癌防癌。

慢性胃炎。

于教授师仲景之本意。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旋覆代赭汤为辅,又随证增损之。胃属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本方寒热并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标本兼治,服后可使寒热平调,阴阳和谐,升降复常,中气振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l/1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