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重点汇总,中医考前提分必看
程老师说 ①学历、专业不够考执业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很多非医学专业或医学技术专业的考生问我,如何才能参加国家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在这里没有学历也可以参加医师考试(仅限临床、口腔、中医专业考生) ②学历、专业不够考执业药师?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七月网报十月考试,资格不符的抓紧联系,执业药师药店必备含金量毋庸置疑! ③学历专业不够考护士资格?护士资格考试,每年十一月底网报,次年五月中旬考试!护士行业历年来被称为全世界最为火爆的专业,无论是护士本人和护士证书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如果你想改行从事护理行业,但是苦于学历和专业的限制! ④有医术却无证行医?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VIP班 ●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正骨 ●中医儿科●中医针推●中医外科 ★①全国通用,可转注册。 ★②有执业处方权; ★③备案后可开办中医诊所 ★④在医院中医科,中医院工作。 想一年取证联系华信医考! 导语 距离医师笔试考试越来越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备考,小编特整理了中医医师考试《中药学》部分的重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配白芍,调和营卫。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呕家圣药。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止血宜炒用。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既可疏散外风,又可平熄内风。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太阳头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善治阳明头痛。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善治外感巅顶头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可以治疗肝气郁滞的胸闷胁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气虚便溏者慎用。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可以治疗急慢惊风,本品还常用治疗小儿夜啼不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既治风热目赤,又治肝热目赤。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只有与黄芩合用才有和解少阳之功。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先煎。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既能清实热,又能清虚热。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心、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可治血淋涩痛。 夏枯草:(带花的果穗)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可治瘰疬,常用蒲公英合用乳痈肿痛。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等证,常配苍术、牛膝。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治疗湿热痢。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反藜芦。善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治热毒血痢。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能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并可治瘰疬痰核。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善治“大头瘟”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为治疗乳痈要药。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治疗梅毒。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善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白花蛇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毒蛇咬伤。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野菊花:清热解毒。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心、肝、肾)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应用:①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②阴虚内热,骨蒸劳热。③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可治瘰疬,白喉。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又退无汗骨蒸。 赤芍:(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善清肝火。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清虚热药 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 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与黄连共同的功效是:清热燥湿。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番泻叶:泻下通便。——温开水泡服,l.5~3g;煎服,2~6g,宜后下。 芦荟:入丸散服,每次1~2g。 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打碎先煎。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孕妇慎用。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入丸、散服,每次0.5~1g。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不宜与甘草同用。 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煎服,1.5~3g;入丸散剂,每次1g。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不宜与甘草同用。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煎服,1.5~3g。入丸散剂,每次0.6g。内服醋制用,以降低毒性。不宜与甘草同用。 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青岛华信教育专注医学考试,技能考试已经结束。医师考试“成人教育学历提升班”、“执业药师精品网络课程班”各专业火热报名中,想把握今年机会一次通关的同学尽快联系华信老师。让华信老师为你的医考保驾护航。 青岛华信教育,专注医学考试,选华信,更安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yl/2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是药三分毒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毒性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现在医生总说日常进补最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