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流行病学统计表明,广东慢性肾病发病率高达12.1%,和我国台湾地区同据世界“前列”。其中广东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数更是居全国前三位。

而这些肾病高发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喜欢喝各种“老火靓汤”和凉茶。

“老火靓汤”虽好喝,但这些熬汤习惯却可能让它成为隐形的“肾杀手”

广东人是最爱煲汤的,也是最会煲汤的。比如各种草药炖鸭汤,苦瓜黄豆煲排骨,花旗参煲乌鸡,椰子炖鸡等等。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几样美味的「拿手好汤」。

不过汤虽好喝,熬煮不当却也可能让它变成隐形的“肾杀手”。

1.肉汤熬太久

广东人煲汤讲究“煲三炖四”,即煲汤三个小时,炖汤要四个小时。

但炖煮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肉汤中的嘌呤含量变得非常高,同时又因为浓肉汤富含蛋白质,脂肪,一次性喝的太多,就使得肾脏负担变重。

所以,健康人如果实在喜欢喝“老火靓汤”,那么就要尽量注意适量喝,别贪喝。而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本身肾功能就已经弱化,就不建议经常喝煮太久的浓肉汤了。

2.乱用有肝肾毒性的中药

和许多人固有形象里“中草药天然无害”不同,许多中药材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肾毒性,甚至强致癌毒性。

而正是由于滥用中药(比如各种食膳和凉茶)而导致的肾病高发,世界上甚至为此起了个专有医学名词叫做「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snephropathy)。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文件显示,有肝肾毒性的常见中药就包括:

冬虫夏草、海马、艾叶、鱼腥草、肉桂、柴胡、野蜂蜜、芦荟、槟榔、土茯苓、土荆芥、土三七、栀子、白屈菜、白果、半夏、石蒜、山慈菇、夹竹桃、肉豆蔻、苍术、泽泻、相思子、槲寄生、桑寄生、芫花、大白顶草、蒲黄、甘草、延胡索、黄芩、决明子、补骨脂等等。

3.油盐下太多

许多人在熬汤时为了调味,可能会下不少的盐、油等调味品。这样的一小碗汤可能就会导致人一天的盐摄入量超标。

摄入太多油盐除了会伤肾,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痛作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的患者,油盐的过度摄入更会加重肾损伤,导致肾病的高发。

“养肾”的几个小建议

1.不乱放中药滋补

中药虽好,但也要用对才行。会伤肝肾的中药不止上面提到这的那些,大家可要擦亮眼睛,别盲目滋补了。

当然,平时放些枸杞、红枣煮汤是完全没问题的。

2.提倡喝清汤、淡汤

汤本身是营养健康的,只要记住少放油盐,不乱用中药滋补,大家完全没必要害怕喝汤。

3.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

慢性肾病的早期发病症状隐晦,有超九成人都是“隐形”的肾脏病人。因此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是很重要,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的人群更要注意并发肾病的风险。

版权声明: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文章为网络搜集,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cl/10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