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炎性反应,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罪魁祸首就是血液中过量存在的尿酸。血中的尿酸高到机体不能承受的水平的时候,尿酸就会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到关节引起该病的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病变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

痛风的危害

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数据显示,痛风男女比例,男:女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

痛风的治疗中医优势

目前西药治疗大多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虽然止痛效果显著并且起效速度快,但其对胃肠道肝肾损害较大。近些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优势。

1

中医中药注重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制宜,整体观念较为突出。

2

中药汤剂在配伍上讲究君臣佐使的配合,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抵消或降低一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

3

口服中药汤剂的药物组成灵活多变,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4

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口服西药,并且中药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现代医学之"痛风"与中医的"历节病"相类似。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肆食膏粱厚味,致使湿热积聚,邪毒内生,侵袭关节肌肉。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机理以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强调从调节肝、肾、脾功能入手,运用中医中药疗效明确、毒副反应少的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药物,对痛风治疗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很多中药具有抑制尿酸生成,以及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而且对于痛风性关节炎还有治疗作用,如威灵仙、川牛膝、萆薢、伸筋草、土茯苓、山慈菇等。痛风的中医治疗上大多分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以湿热及寒湿之邪为主,治疗多祛除外邪等致病因素,慢性期多为脏腑的不足导致痰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多从调理肝、脾、肾入手以祛瘀化痰等。

外治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在中医治疗痛风时,配合外治法,可提高治疗效果。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痛风的重要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

外治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快速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广泛。其中最常用的是中药外敷治疗,药物敷贴后穿透弥散性好,祛除风湿骨病之内邪,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发挥消散热毒,散肿止痛作用。(风湿二科韩玲)

姓名:韩玲

科室:风湿二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igua.com/scgjg/6061.html